查看: 5607|回复: 1
收起左侧

摄像头镜头材料供不应求,又一项技术几乎被日本公司垄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16 08: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 n5 C% k+ {8 \: P/ K/ F

   随着日本公司不断退出消费产品生产的大潮流之下,近日东芝公司宣布彻底退出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消息,并未引起市场太大的波澜。可以说大众对于这样的消息已经习以为常了。那么,随着日本公司在消费产品市场的不断退缩,是否意味着日本的制造技术,科技水平在逐渐落后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 n% h# p) n) I8 r$ F1 ~' p

22.jpeg 23.jpeg


2 c5 B! ~5 K0 p; P6 J- n& h% u# E

      其实,日本公司只是战略性地放弃了竞争激烈的大众消费产品,转而向制造链的上游原材料,生产设备等更为偏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进军。而经过多年的积累,如今不少日本公司已经在相当多制造业领域的上游原材料,和生产设备领域做到了实质上的垄断,成为隐形的冠军。

24.jpeg 0 J4 k7 q+ y% x" b; j' }

/ J1 n$ `& ^4 r) i  S) R3 L

而近日,日经新闻的另一则报道,则再次让大众了解到,不知不觉之中,又一种对当今消费电子产品相当重要的上游原材料,已经几乎被日本公司垄断。这种原材料就是摄像头的镜头材料。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在越来越多的方面产生对视频以及影像的需求。如多摄像头智能手机,无人机,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等,这些都对摄像头模组有海量的需求。

25.jpeg


0 G- t, i% F' g; A& K7 |


- [% Y" n! t0 G0 d4 Z

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增长,对于摄像头模组至关重要的镜头材料如今正面临供不应求的境况。其实用于制造摄像头镜头的材料,只是在聚烯烃和聚碳酸酯等通用的石化原料中加入特殊化合物经特殊生产工艺生成的树脂。但是由于要作为摄像头的镜头,而且还必须避免影响手机的设计自由度,因此这种树脂必须满足能成型又薄、透明度又高而且易入模的需求。

26.jpeg


3 [% q* N/ `; f' K! c4 [

因此镜头材料对生产技术要求非常之高,而其添加的特殊化合物,以及生产工艺就是核心技术所在。目前全球镜头材料市场几乎100%由三菱气体化学、三井化学和日本瑞翁(Zeon)等几家日本企业才能生产。可以说日本企业几乎垄断了镜头材料生产这一技术。而据专家推测,2018年仅为37亿个的摄像头模块数到2020年将达到55亿个,到2024~2025年将达到80亿个。

27.jpeg

) d/ I. @; \2 o


1 Z! Q7 ], O9 k$ |4 U+ g

而面对如此巨量的需求增长,即便日本这几家镜头材料生产厂商已经着手开始大幅扩充产能,但仍将面临供不应求的情况。想一想不久之前,日本封杀韩国的半导体生产关键原材料,导致韩国整个半导体产业面临极大困境的情况。那么为何日本厂商能够一项项的成功攻克产业链上游的核心技术,把整个产业链的关键技术掌握在手里,进而控制整个产业链的。

28.jpeg

0 `" X3 A  S+ s* F6 D% B

这其实和日本注重基础科学技术研究是分不开的,其实在产业链中,越靠近上游越依赖于基础科学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在材料,和生产设备研发领域。这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能沉下心来做研究积累。其实从日本近19年获得19次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就可以看出,日本能做到如今在很多产业的上游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并几乎垄断整个市场,并不是侥幸。

# G4 {$ D) d  Q, ]( X8 u" L, y

29.jpeg

& n. O" k2 r! _7 Z" g/ D4 M

幸好中国还有华为这样的企业,通过几十年的默默努力,才能在通信技术领域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给中国企业作出了榜样。但同样的中国现在最欠缺的也是需要多一些能这样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研究,用十年二十年来夯实基础科学技术研究的企业,这样才能在未来结出丰硕的果实。

& v9 C( M/ J9 `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 v6 R6 U# D% e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欢迎来电咨询

188-9985 8350

微信关注

手机APP程序:
扫码下载访问

微信公众平台:
摄像头之家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摄像头小程序

返回顶部

QQ|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摄像头模组论坛网-摄像头方案网CCM99 ( 粤ICP备18155214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2001-2013 Comsenz Inc.